
文/貝媽Phoebe
本文原創攝影作品來自:溫州 蔣義昕手機拍攝
**近孩子臨近期末考試,群里的爸爸媽媽都焦躁不安,個個變得不佛系:
一位媽媽生氣地在群里曬作業:****老師留的作業多,問題單14張、背完兩本書的故事、名句、修改錯題、自己復習。老師簡單的自己復習,可把家長難死了。
-
從哪里開始復習,怎么復習?
-
復習多少,復習多久?
-
如果我不監督孩子復習,別人家家長監督,那怎么辦?
于是,開始搜羅孩子的錯題來做,題量很大。父母發現:孩子狀況頻出,不是忘記做,**是錯一堆,每天改錯到深夜。
話說你下班回到家,在樓梯口傳來一個咆哮的聲音:“你說,到底是什么關系?到底是什么關系?”
答案在視頻中
作為家長一輔導孩子作業**“遠交近攻!鼻耙幻胛⑿蜕,后一秒破口大喊:我小時候也沒有你這么惱火!感覺自己****精神分裂,嚴重影響夫妻感情。因為都是基因惹得禍。


我在群里給爸爸媽媽們出了一個主意,結果大家立馬懂起。被大家公認的育兒專家,居然出這樣的主意,但事后想想的確很有道理。那一晚,大家在一片“哦!”“噢!”幡然頓悟中安靜下來。我猜孩子們也很開心。
關于考試這件事幾乎是人見人焦慮,只有更焦慮,沒有不焦慮。
-
孩子焦慮,老師也焦慮,父母**焦慮。
-
因為焦慮,所以孩子平時會做題,考試前頻頻出現狀況;
-
因為焦慮,所以老師不停地加作業,多做一點總是好的;
-
因為焦慮,所以父母把孩子看得更緊,考試前都不會,考試時怎么辦?
所有的焦慮都壓在孩子身上?焦慮的負向循環圈**開始運轉了。
◆ ◆ ◆ ◆ ◆
智慧的媽媽考試前不是逼孩子做作業,考試前要的是孩子的狀態。
1

爸爸媽媽要有一個新認識:學習真的靠積累,平時不抓緊,抱佛腳的策略只會讓一家處于咆哮中、焦慮帶上。要協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,是一個過程,不是一個方法。我的新書中有很多方法教父母怎么辦?點擊這里可以接受預售。
2

爸爸媽媽要相信孩子。與其說相信孩子,不如說相信你平時輔導作業時所做的一切。
3

爸媽媽一定要做的事情是讓孩子放松。讓孩子****天考試有一個好心情。
所謂:真正能讓你倒下的,不是對手,而是你絕望的內心。作為父母把焦慮帶給孩子,孩子自然更焦慮,兩個焦慮的人在一起完成作業,怎么會沒有咆哮。晚上孩子在淚水中渡過,****天悶悶不樂,這才真正會影響孩子的發揮。
所以智慧的爸爸媽媽只跟孩子做一件事情,
**是陪孩子特殊時光。
◆ ◆ ◆ ◆ ◆
你做得到:特殊時光的步驟**四步,也叫做ABCD陪伴法
Step1:詢問Asking
詢問孩子:跟媽媽(爸爸)在一起做什么事情是自己**快樂的?
Step2:頭腦風暴Brainstorming
不要局限于一個游戲或一個事情,爸爸媽媽要不斷地問“還有嗎?還有嗎?”這個過程不能給予注入“做不到、不可能、沒道理”這樣的話,**會終止。孩子越小,那么**要給予比較長的時間來等待。直到孩子說:“沒有了!”
Step3: 選擇Choosing
這么多方案中讓孩子自己來選一個,注意是讓孩子選,家長配合。如果家長選那么**繼續不下去。如果當下做不到,可以約定下一個時間來做。****選一個當下可行的方案。
Step4: 做 Doing
不要再等待,現在**開始,但需要跟孩子約定一個時間。這個時間****是孩子自己說,你可以問這樣的問題,你希望我們玩多久?你希望我們玩幾次?
這個工具改善以下情況有顯著的效果,可以改善親子關系:
1、全職媽媽長期跟孩子在一起,但未能全身心投入的;
2、與孩子有短暫、或者長期分離的父母;
3、長期出差或者工作很忙的父母;
4、親子關系比較糟糕的父母;
5、特別適合無法走進孩子內心的父親;
適合一切因陪伴不足的父母,這里有一個****的陪伴時間要求:
A,2-6歲的孩子每天至少10-15分鐘。
B,6-12歲的孩子每周至少一次,每次30分鐘以上。
C,12歲以上的青少年,每個月一次,做孩子不能拒絕的事情。
備注,當然一次是不夠的,你多少時間沒有陪伴,那么你要堅持多久才能慢慢的融合,重新與孩子的心連接。堅持21天,效果非常顯著。
學正面管教**找貝媽!要效果,選貝媽!
